深秋的乐至,依然群山苍翠,田园如画。
绿色,早已成为乐至的底色。
这些年,乐至锚定加快建设秀美宜居的成渝中部绿色发展示范区目标,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增绿、护绿、兴绿”三个重点方面,持续深化林长制工作,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高质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经济发展,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绿色发展“乐至答卷”。先后获得了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生态建设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省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先进县等多个殊荣,成功创建国家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两个国字号品牌,为乐至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态本底和可靠的绿色屏障。
科学“增绿” 夯实生态本底
乐至,陈毅元帅故里,自古人杰地灵。
然而40多年前,由于缺水等自然历史原因,乐至是远近闻名的“石头城”,森林覆盖率低。山上没有植被,缺少木材,农户家里的家具都是石头做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几代乐至人坚持不懈,持续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让全县森林覆盖率不断翻番。截至2021年底,全县森林总面积达到93.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3.7%,居川中丘区前列,资阳市第一。
数据背后,源于乐至始终坚持把握建设绿水青山的内在要求,下足“增绿”细功夫,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近些年,乐至围绕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田园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拆违建绿、拆墙透绿、立体增绿”工程,10个城市公园、6个休闲广场、430余公顷城市公共绿地、85万平方米的生态水域,点缀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之间,形成了开门见绿、推窗见景、出门进园的大美园林城市形态。
“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市容市貌,是吸引人才、技术和资本的核心因素。”在一次省级媒体专访中,乐至县委主要负责人曾表示,依托良好生态本底,乐至提出了建设“精致城市·大美乐至”的目标,要按照公园城市发展理念,进一步打造“高颜值”城市。
以构建“四大体系”为核心,巩固全县11.12万亩退耕还林成果,全面完成资阳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下达目标。
以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目标,持续推进农村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四旁”绿化,建成森林乡村17个、乡镇休闲公园19个、乡村休闲绿地279个,打造绿化美化示范点11个,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持续改善。
坚持“公园城市”理念,围绕打造“精致城市·大美乐至”目标,实施娑婆山公园、盐湖公园绿化工程,绿化文峰大道、成资渝高速公路、陈毅故居旅游大道及重要河道沿岸,建成三元湖景观绿道3公里,全县道路绿化率达93%。
每年组织开展“3·12”集中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5%以上。完成全县5792个小班5万余亩的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工作,全面摸清适宜造林绿化空间家底。
一座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公园城市雏形渐成,一座绿色生态之城正阔步而来。
严格“护绿” 保护森林资源
坚持站在实现“绿色崛起”的战略高度,把森林资源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抓紧抓好。
乐至县委锚定加快建设“秀美宜居的成渝中部绿色发展示范区”目标定位,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严格“护绿”,做到“林有人管、事有人做、责有人担”。
“平时巡山一个月两次,巡护过程中,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是否有火情或有人砍树等行为,一旦发现要及时上报和处置。”谢会菊说,护林,容不得半点马虎。今年57岁的谢会菊是乐至县宝林镇林业站的站长,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办理林业业务、巡山、宣传林业知识和森林防火......这一干就是37年。37年来,她坚持以山林为家,精心呵护一树一木,因为工作认真负责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谢树子”。宝林镇15个村、3个社区的27000多亩山林,都是她的管护对象。
分级负责,协同联动,绿色森林重在管护。
推深做实林长制,全县设立县乡村三级林长1632名,村级护林员297名,监督员301名,印发5项配套制度,探索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检察监督、审判机关等共同加强森林生态保护治理的新路径。 常态化开展巡林工作,各级林长不定期巡林达17600余人次,发现问题137个,解决问题137个。
严格执行使用林地定额政策,2022年上半年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2098份,采伐量占年森林采伐限额的9.67%,采伐消耗控制在限额以内;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林地占用征收管理,上半年审核报批项目1个、使用林地5.4579公顷,有效保障县域重大项目和民生项目林地供给。
做好县域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动态管理工作,完成410株古树名木的鉴定审核及挂牌工作。
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业面积8.59万亩、检疫苗圃地0.12万亩,无公害防治率、种苗产地检疫率均达到100%,一亩以上森林成灾面积为零,成灾率为零。
深入开展森林防灭火工作,县、镇两级召开森林防灭火工作会议230余次,全链条压实责任、全覆盖排查整治、全方位宣传教育、全天候备勤值守,全县30年未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3年来实现“零火情”。
加强林业综合执法能力建设,将专项执法、重点执法与日常执法有机结合,集中开展清风行动专项行动、护鸟清网行动、森林督查专项行动等各类打击破坏林地及非法狩猎野生动物违法犯罪。今年以来,查处林业行政案件75件,立破非法狩猎案8起,救护“三有”野生动物1450只,责令补种树木551株,行政执法办结率100.0%。
着力提升林业现代化治理能力,积极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动态监测,加快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有序推进“一张图”“一套数”对接融合。
创新“兴绿” 促进产业提质
今年3月份启动乐至国家储备林项目申报工作,8月15日、17日乐至县北部片区和南部片区两个国储林项目分别通过贷审会审批,获得省农发行授信18.5亿元,创造了项目从包装、可研、批复、授信、放贷乐至“新”速度。
国储林项目总规模25.14万亩,投资24.11亿元,建设期为5年,运营期为15年。这是乐至以项目为中心谋划林业工作,奋力推动林业重点项目攻坚突破的生动缩影。
国储林项目的实施,不仅将全面激活全县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和效益,助力乡村振兴,也将进一步提升乐至森林水库、粮库、钱库、碳库“四库”效益,实现国家得木材、社会得生态、地方得发展、企业得效益、农民得收入的多方共赢局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乐至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绿色发展、生态惠民”理念,把生态优势、绿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释放生态红利,实现惠民增收,推动林业价值加快实现。
提质升级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成花卉及林木育种基地100亩、苗木基地1100亩、花卉园200亩、珍贵用材林基地270亩。
积极推动现代林竹产业基地建设,新增、巩固2021年乐至县现代林业产业7000亩、花卉基地2000亩,顺利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林竹产业综合产值增长10%。
依托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深入实施林业“三业工程”,大力发展珍稀花卉苗木产业,建成林业产业37万亩,“五彩林乡”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建立健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档升级园区科技产业基地建设,1500亩桢楠园、紫薇园等科研产业基地得到有效巩固。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立足成渝黄金分割点,乐至全力打造成渝“后花园”,阔步迈入建设秀美宜居的成渝中部绿色发展示范区“快车道”。
(乐至融媒记者 刘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