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
民间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隆冬“三九”基本上处于小寒节气内,正所谓“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北风吼”,因此有“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的说法。
小寒虽寒 望春则暖
旧岁已近暮,新岁将登场。离过年还有26天,年味渐浓,冬春交替、冬为春序,但寒冬中河流冰封,土壤冻结,万物萌动,逐渐感知到春天的临近。
传统习俗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农历)十二月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
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腊祭”含意取其有三:
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
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
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已息,借此游乐一番。
自周代以后,“腊祭”之俗历代沿习,从天子、诸侯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不例外。
小寒节气中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在我国北方,有“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每到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喝腊八粥。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冬季干冷的时候,医学专家提醒人们注意冬日养生,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养肾防寒”:要补血、补气、补阴、补阳。小寒时节,宜养护肠胃,少食生冷辛辣,以补气润燥为主,可适当食用海带、紫菜、菠菜、大白菜、胡萝卜、山芋等御寒食物。
小寒大寒,防风御寒。
窗外天寒地冻,防寒保暖是第一要务,头部、肩颈部、脚部等容易受凉的部位都要倍加呵护。民间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说的正是要注意头部的保暖,以预防疾病发生。除了注意保暖外,合理运动也是提高自身抗寒能力的重要保障。
(乐至融媒记者 李晓菊)